张某,男,31岁,陕西省西安市人,公务员。以“发现脂肪肝3年,心慌不适,时感胸前区刺痛1月余”于2017年6月22日初诊。
患者酗酒7年,平素喜食肥甘厚腻之品。3年前体检发现脂肪肝,肝功轻度异常,未重视。2017年5月4日因心慌、呕吐半天,凌晨就诊于某三甲医院急诊。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腹痛及发热等,测T 36.5℃,BP 130/90mmHg,P 133次/分。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肝功:AST 59U/L、GGT 71U/L、A/G1.7;血脂:TG 3.07mmol/L、LDL3.72mmol/L;心肌酶谱、电解质、肾功、血糖、血常规、甲功均正常;颈动脉彩超、胸片均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窦性心动过速,予对症支持治疗,口服“倍他乐克”12.5mg 2次/日控制心率。之后就诊于多家医院心内科、内分泌科,仍未查明心悸原因,遂转请中医诊治。来时述一直服用“倍他乐克”控制心率在80次/分左右,但仍觉心慌不适,时感胸前区刺痛,持续数秒可自行缓解,伴有头晕,双目干涩胀痛,纳可,口苦,夜休差,多梦易醒,尿黄,大便不畅质偏稀。查体:体瘦,面色晦滞,肝掌(+)。舌质暗红,苔根黄厚,脉弦细滑稍数。上腹部B超:脂肪肝。就诊时体重较前减少5kg。
西医诊断:酒精性脂肪肝 窦性心动过速
中医诊断:肝疳 心悸
证候诊断:湿热蕴结(湿热相火)
治 法:化湿清热、疏肝通络、宁心安神
处 方:自拟“桃红化浊汤”加减
桃仁10g 红花6g 藿香10g 茵陈15g
茯苓15g 炒薏苡仁15g 青皮10g 郁金12g
白茅根15g 佩兰15g 鸡内金15g 板蓝根15g
全瓜蒌15g 茜草15g 降香12g 川芎8g
石菖蒲15g 百合20g 生牡蛎15g(先煎)
7剂,水煎服,日一剂。
复诊:自觉心慌、胸痛减轻,口苦、大便黏滞明显好转,舌脉同前。药症相符,效不更方。继服21剂。
三诊,自诉仅偶有心慌,未见胸部刺痛,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细稍滑。患者湿热仍在,上方加《温病条辨》的“三香汤”清热开郁,芳香逐秽。
后随症加减治疗2月余,患者诸症皆消,面色好转,并停用倍他乐克,心率在80次/分左右。继续加减治疗3个月,肝功转常,脂肪肝消失,心悸再未反复。
按患者长期酗酒并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肝脾,肝失疏泄,脾失健运,酿湿生痰,蕴热化火,阻滞肝络发生肝疳;主要为痰、湿、瘀、浊等病理产物共同损伤肝脾,使痰瘀热结于肝络而发病。湿热相火上扰心神,出现心悸不宁。本案从湿热相火论治,以“桃红化浊汤”加减治疗。方中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以醒脾;茵陈、白茅根、板蓝根清热利湿以清相火;炒薏苡仁、茯苓化湿以助脾运;青皮、郁金疏肝解郁;桃仁、红花疏通肝络以破瘀,兼作引经以清血分湿热。酌加行瘀通络、清心开窍、重镇安神之品,标本兼治,湿化热清,肝络通利,相火清,心神安,心悸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