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院务
名医
EN
首 页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证思辨
典型医案
经验方
学术动态
经验推广
健康讲堂
视频教学
成才之路
患者
|
院务
|
名医
|
EN
高级搜索
首 页
名老中医
学术思想
临证思辨
典型医案
经验方
学术动态
经验推广
健康讲堂
视频教学
成才之路
临证思辨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行政科室
中心及其他
26
2025-09
黄雅慧教授从精亏血虚论治女性围绝经期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尤其在女性围绝经期多发,常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黄雅慧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灼口综合征的发生与围绝经期女性脏腑功能失调,精亏血虚乏源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脏腑亏损、精血失充、虚火上浮、熏蒸口舌,证属本虚标实。 因此,在治疗上,黄雅慧教授临证立足于肝脾肾三脏,注重协调脏腑、益精养血,促进脏腑功能恢复以治其本,兼顾潜降妄动虚火之标,...
10
2025-01
黄雅慧从伏邪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
黄教授认为IBS-D主要病理因素为湿,治疗的关键在于健脾及祛除产生伏邪的病因。3.2.1 脾虚湿热证 黄教授认为,IBS-D以湿热困脾较多见,湿邪日久易郁而化热,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平素喜食肥甘厚味,或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证见烦热口渴,小便黄,伴大便黏腻,肛门灼热,排便不畅及排不净感,舌淡,苔黄厚,脉滑。黄教授以三仁汤为主方,以利小便而实大便;为避免滑肠太过,去方中通草,并将生薏苡仁换成炒薏苡仁;大便不畅加木香行气...
11
2024-10
黄雅慧从“痰泻”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之经验
1 痰泻之中医溯源 痰泻之名首见于《医宗必读》,后人亦作“痰泄”“痰积泄泻”,可归属于中医学“痰饮”范畴。痰泻症见泻无定期,时泻时止,泻下物或多或少,质黏如蛋白状,亦可见胶状物一般,如《症因脉治》载:“痰积泄之症,或泻或止……下白胶如蛋白,腹中漉漉有声,或如雷鸣”,并常可兼有头晕、肠鸣等痰积之症。后世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等亦散有论述,如《类证治裁》载:“痰生于脾,湿胜则精微不运,从而凝结……随气升降...
21
2024-05
黄雅慧从伏邪学说论治灼口综合征
灼口综合征(BM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烧灼样疼痛、麻木等为表现的慢性复发性口腔黏膜类疾病,常不伴有明显的损害体征,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1][2]。BMS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西医常以药物疗法、物理疗法或心理疗法为主,受疗效不稳定、易复发及出现毒副作用的限制[3][4][5][6]。中医学书籍中无BMS相关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特征可将其归属为“舌痛”“舌痹”“舌麻”“舌干”等范畴。1 伏邪理论源流 《说文解字》中云:“伏,...
15
2023-10
黄雅慧教授治疗功能性腹痛临床经验
功能性腹痛(FAP)这一病名在中医古籍中并未记载,根据其临床症状应归为腹痛范畴。《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素问·气交变大论》指出“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较多关于腹痛的论述,《伤寒论》中论及腹痛的条文有近 30 余条,遍及六经,其中抵当汤、大承气汤、通脉四逆汤、桃花汤、乌梅丸等名方皆可治疗不同证型腹痛;《金匮要略》中对于虚寒腹痛叙述较多,如《...
20
2023-09
黄雅慧运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论治痰泄
痰泄是泄泻疾病按照病因病机分类的一种,属中医痰饮病范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病的大法。黄雅慧教授认为痰泄归属于现代医学中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范畴。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以短期对症治疗为主,即予以调节胃肠动力、止泻类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等,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适于长期用药,尚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中医药对该病有着独特的认识,在...
09
2023-08
黄雅慧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 (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IM) 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Hp) 是其发病原因,且与 CAG 活动性改变及反复难愈有关。此外,亦与环境因素、宿主对 Hp 感染反应性、胆汁反流、免疫、年龄、遗传、高盐及低维生...
共13条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