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某,男,40岁,工人,陕西渭南人。
初诊:2010年6月2日以“两侧胁肋部疼痛半年,加重3天”为主诉就诊。自诉半年前因生意不好与合伙人产生纠纷,生气后出现两侧胁肋部疼痛且痛无定处,时痛时止,每次发作与情绪波动有关,3天前生气后出现两侧胁肋部疼痛加重,伴胸闷、腹胀,恶心、纳差,便秘。为求中医治疗,遂来就诊。初诊症见两侧胁肋部疼痛加重,伴胸闷,腹胀,恶心,纳差,便秘。查腹部平坦,触之柔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快;肝脾肋下未触及。舌暗红,苔薄白,脉弦。肝功:ALT 109U/L,AST 80U/L,CHE 16540U/L;乙肝五项:HBsAg、HBcAb阳性;HBV-DNA 3.2×105COPies/ml;肝纤维化:HA 202ng/ml PCIII 144ng/ml。诊断为胁痛,治以疏肝解郁,方选疏肝理气汤加减:
柴胡10g 白芍10g 枳实10g 甘草6g
青皮10g 丹参15g 香橼10g 郁金10g
川芎15g 苍术15g 神曲10g 栀子10g
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10年6月18日,患者服上药后胸闷、腹胀明显减轻,纳食增加,偶有恶心,大便稍干,夜休可。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郁李仁20g,鳖甲15g,继服14剂。
后在此方基础上随症加减治疗3月,复查肝功正常,肝纤维化正常,病毒指标有所下降。继续治疗以善后。
按:胁痛的治疗病位在肝,治以疏肝理气为法,四逆散为最经典的处方。借用该方化裁为疏肝理气汤也是对其方的发展。在慢性乙肝的治疗中应坚持中医特色辨证施治用药。坚持中医对肝的生理特点的认识,以其特点用药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疏肝理气汤为自拟方,此方实为“四逆散”,“青金丹香饮”,“越鞠汤”三个名方组成。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因情绪、劳累等诱因导致的肝郁脾虚,气滞血瘀之证均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