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某,男,38天,于2018年05月以“肛周肿痛伴发热4天”为主诉就诊。患儿家属诉4天前因大便次数过多出现肛周肿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3℃。未予特殊治疗。患儿自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如常,排尿正常,近期大便略稀,每日4-5次。专科检查(截石位):视诊:肛门外形无明显异常。肛周9点距肛缘2cm可见一约1cm×1cm 肿块,皮色红。指诊:肛缘肿物皮温升高,质较硬,无波动感,触痛明显。肛内因患儿哭闹未查。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1.53×109/L。余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
沙静涛主任医师查患儿后采用中药消肿促愈汤坐浴及消肿止痛膏外用。药物组成:马齿苋 30 g,侧柏叶15 g,苍术12 g,防风12 g,枳壳12 g, 土茯苓30 g,野菊花15 g,蒲公英30 g。坐浴方法:将上述药物每剂用纱布包裹,每次1剂,加清水适量,浸泡10〜30 min后,再加水1500-2000 mL, 煮开后用文火煎20 min,将药液倒入坐浴盆中。协助患儿排空大便,局部清洁,药液晾温后可试着用手撩起药液帮助患儿洗涤臀部,待药液温度降至25〜 30℃时开始坐浴,坐浴10〜20 min。由于该患儿年龄过小不方便坐浴,予纱布蘸药液局部溻渍治疗。2〜 3次/d,2周为1个疗程。消肿止痛膏(陕药管制字2001第1779号,西安市中医医院院内制剂)外用。组成:朱砂、雄黄、冰片、黄连、五倍子等。坐浴后晾干,局部用棉签蘸III型安尔碘消毒后,外敷消肿止痛膏。经2个疗程治疗后患儿肛周肿块消失,无明显压痛。后随访6个月内无复发。
按:小儿肛周脓肿以新生儿和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最为多见,男性患儿占80% 0婴幼儿肛周脓肿的发病,从西医学角度分析与下列因素有关:
1、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健全,如新生儿生理性缺乏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机能低下,因此肛周容易发生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2、新生儿,尤其是男孩受母体激素水平的影响,雄性激素水平较高,皮脂腺分泌旺盛,致使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3、小儿皮肤娇嫩,使用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局部不透气,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皮炎,进一步导致毛囊、汗腺或皮脂腺感染,形成肛周脓肿。
4、解剖因素:小儿骶骨弯曲尚未形成,肛管短,直肠与肛管呈垂直状态,粪便下来直接冲击肛窦,致肛窦损伤、感染。加之肛窦的开口向上呈漏斗状,便秘及腹泻后引起肛窦炎和肛腺管炎症,肛门周围组织疏松脆弱,导致感染向肛门直肠周围组织间隙扩散形成肛周脓肿。中医学认为小儿形体未充,稚阴稚阳。乳母过食辛辣、甘醇厚味及温燥之品,致湿热乘虚下注所致。湿热火毒之邪壅遏肛门,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发为痈,热盛肉腐成脓。
目前,对小儿肛周脓肿的治疗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只需切开排脓引流,其理论依据是小儿肛周脓肿溃破后有自愈的可能。小儿肛周脓肿的发病不同于成年人,小儿肛腺导管多位于黏膜下层,其肛周感染在皮下及黏膜下层,高位肛周脓肿少见,切开引流术后有较高的治愈率。新生儿肛周脓肿单纯切开引流,2/3的患者可痊愈,1/3的患者会发展成肛瘘。过早做根治术易导致发育不全的肛门括约肌受损,影响肛门括约功能。另一种观点主张早期行肛周脓肿根治手术。认为小儿肛管较短,局部组织疏松脆弱,肛门腺感染形成肛门脓肿浅,大多是皮下脓肿。早期行根治术,治愈率达94.7%。如果早期及时行肛周脓肿根治手术治疗,治愈率高,不易造成肛门功能障碍及复杂肛瘘的发生。
大多数患儿父母并不愿接受肛周脓肿根治术的治疗。本研究对肛周脓肿初起、自溃及切开引流后的患儿采用中药消肿促愈汤及消肿止痛膏外用,在抑制反复发作及避免肛瘘形成方面效果显著。方药中马齿苋、野菊花、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之效;蒲公英疏散风热,消肿解毒;侧柏叶凉血消肿散结;苍术,防风袪湿止痛;枳壳行气散结。诸药合用,具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功效。该中药熏洗可清洗肛门及肛周的污垢及分泌物,抑制多种致病菌,减少感染、消除肿胀,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消肿止痛膏为我院院内制剂,具有清热袪湿、解毒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方中朱砂、雄黄外用解毒消肿止痛;五倍子清热解毒,止血敛疮;黄连清热解毒;冰片通诸窍,消肿止痛,清热散火解毒。
总之,中药消肿促愈汤外洗联合消肿止痛膏外用治疗小儿肛周脓肿,疗效确切,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