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王某某,女,75岁,初诊:2020.11.07
主诉:低热2月。
症见:自觉发热,低热,体温在36.8℃左右,时有烘热感,伴有咳嗽痰少、干咳为主,咽干、咽部异物感明显,偶有流清涕,食纳可,夜休欠佳,大小便未见异常。
既往”糖尿病”病史15年,皮下注射胰岛素早16u、晚9u治疗;”高血压”病病史20余年,自服”替米沙坦片”降压,自述血压、血糖控制尚平稳。
查体:咽充血(++),扁桃腺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
舌质淡暗,舌体胖大,苔黄腻,舌下脉络迂曲,脉细弦。
中医诊断:喉痹(湿热内阻夹风邪)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止咳
方选:三仁汤加减。
具体方药:
炒苦杏仁10g 炒薏苡仁20g 豆蔻6g后下 滑石12g包煎
射干10g 牛蒡子12g 蜜紫菀12g 生柴胡12g
蝉蜕6g 青蒿10g 生龙骨30g先煎 生牡蛎30g先煎
连翘12g 桔梗12g 蜜百部10g 款冬花15g
诃子9g 生甘草6g
5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各200ml温服。
二诊:2020.11.13
症见:服药后自觉烘热感较前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现以午餐后烘热多见,测体温在36.6-36.8℃之间,早晚无明显烘热感,自述头闷、头晕、恶心、口干不适,仍有咳嗽、干咳,稍感气短,食纳可,夜休欠佳,大小便调。
舌淡暗苔腻稍黄,舌下络脉迂曲,脉细滑。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熄风。
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具体方药:
清半夏12g 生白术15g 天麻10g 茯苓15g
化橘红12g 生薏苡仁30g 硬前胡12g 浙贝母12g
蜜款冬花15g 蝉蜕6g 川芎10g 炒酸枣仁30g
蜜百部12g 夏枯草12g 生龙骨20g先煎 甘草6g
5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各200ml温服。
三诊:2020.11.20
症见:上述症状均明显缓解,咽部异物感基本消失,现仍时有烘热感,自觉口干,食纳、夜休可,大小便未见异常。
舌淡红苔白腻,舌下络脉迂曲,脉细滑。
具体方药:服上药后症状明显缓解,效不更方,继续上方加生柴胡10g、酒黄芩10g、竹茹6g,5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各200ml温服。
后随访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未再就诊服药。
按语:患者以”低热”为主症,伴咽部异物感,诊断为中医”喉痹”,结合舌脉辨证为”湿热内阻”,方选”三仁汤”,此方功效是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如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等症。患者主要是午后身热,不可见其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除生湿之源,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滑石甘寒淡渗,加强利湿清热之功,配合生柴胡、蝉蜕、连翘疏风透气分之热,临症加牛蒡子、桔梗以疏风清热利咽,蜜款冬花、紫菀润肺化痰,辛温而不燥。后出现头晕、头昏不适,为痰湿困阻中焦,调整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仍以健脾祛湿为主,随症加减,效果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