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
发布时间:2021-07-27 本文来源:郝建梅工作室

辨证思路

本病病因多为湿热毒邪,加之正气虚衰不足以抗御病邪而发病。病机为湿

热毒邪壅滞体内,使肝疏泄失调,气机郁结;留阻于脾则脾失健运,内生湿热,

壅阻于中焦脾胃,邪毒滞留,胆汁排泄失常发为黄疸。其病变的特点,可概括

为毒侵、正虚、气郁、血阻四个方面。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

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正气不扶则难胜毒邪,毒邪不去则气机郁结,气郁

不解则血脉难通,血行不畅则加重气滞,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肝脏的严重

损害。主要的病变脏腑是脾胃肝胆。主要病理变化是湿热、寒湿、疫毒导致脾

胃肝胆的功能失调或亏虚及其产生的气滞、血瘀、胆郁及胆溢。病变常由气及

血,由实转虚,多由脾胃累及肝胆。治疗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健脾化湿、

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等法遣方用药。

分型辨治

(1)肝胆湿热证:口干,口苦,恶心,纳呆,脘腹痞满,乏力,或身目俱

黄,色泽鲜明,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桃红化浊汤加减。

桃仁10g 红花 6g 香薷 10g 佩兰 15g

藿香10g 茵陈 15g 茯苓 15g 炒苡仁 15g

青皮10g 郁金 10g 白茅根 15g 板蓝根 15g

金钱草30g

(2)湿阻脾胃证:恶心厌油,呕吐不止,纳呆腹满,头身困重,倦怠乏力,

或身目发黄,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腻微黄,脉濡。

治法:醒脾除湿。

方药:茵陈四苓散加减。

茵陈15g 白术 15g 茯苓 15g 猪苓 15g

泽泻15g 生苡仁 15g 白蔻仁 15g(后下) 砂仁 8g(后下)

鸡内金15g

(3)肝郁气滞证:胁肋胀满或者胀痛,偏于右胁,胸部满闷,精神抑郁,

时时太息,或烦躁易怒,恶心纳呆,厌食油腻,咽中如有物梗阻,经行乳房胀

痛,或者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疏肝理气汤加减。

柴胡10g  炒白芍15g 枳实 10g  炙甘草6g

丹参15g  香橼15g   青皮10g  郁金12g

川芎10g  苍术10g   栀子10g  神曲10g

(4)肝郁脾虚证:胁肋隐痛,乏力,纳差,脘腹胀满,少气懒言,面色萎

黄,大便溏泻,舌质淡,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四逆散合六君子汤加减。

柴胡10g 枳实 10g 白芍 10g   陈皮10g

法夏10g 党参 15g 炒白术 15g 茯苓 15g

炙甘草6g木香 10g 砂仁 8g后下


上一条:肝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