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体会
撰稿人:胡兴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而作为痰饮病的总的治疗大法。痰饮有广义痰饮也有狭义痰饮,而这里的痰饮所指的是广义痰饮。《金匮要略》中广义痰饮指的是狭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种病名的总称,后世泛指一切水液代谢异常的相关疾病。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多由肺脾肾气化功能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职有关,内经存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道调小道,下输膀胱。”由此可见水液的正常运化、输布、排泄依赖各脏腑密切相关,而其中每一环一节的失调,均可导致水饮在不同部位的停留而形成广义痰饮。
饮为阴邪,遇寒则能聚,遇热(温)则能行,得湿则化,另一方面阴邪最易伤人阴气,阳气受伤后阴邪更难运行、化解。另一方面,阳气不虚,转运正常,饮亦自动消除。“脾为生痰之器”,脾脏天生喜温喜燥,脾脏体阴而闭阳,倘脾气健运,正气充盈则,水温运化正常,不易生湿生痰,脾气虚弱,脾阳不振,则水湿运化受阻,停聚而为痰为饮,其他脏腑其理也如此,如肾气充盛,肾阳不虚,则固身之水行于其逆,不会为邪,然而肾阳虚衰,则会引起水肿之病,以上说的是痰饮的生理病理。
以上我们知道痰饮遇阳则行,得温则化,因此治疗痰饮需要借助于“温药”以振奋阳气,阳气振奋,既可温化痰饮,另一方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给以温药又能绝生痰之源,而助本治疗,却又要根据痰饮停留的位置给以不同的方法,如在上在表则宣发,在下则从下分消。
“和之”的意思即温运、温和,即化饮而不伤阴的意思。如果用药过温则易伤阴并且有滋腻留邪之弊,而此处的和字,个人理解并不专指后世所说调和之和,如桂枝汤调和营卫,小柴胡汤调和表里。其意应为中和、平和、温和,因痰饮的发病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或脾虚、或肾虚、或肺气虚。而标实则为邪实,痰饮水湿内停。因此治疗上单纯的补虚或单纯的祛邪均有失偏颇,而必须兼顾扶正与祛邪两方面,扶正而不能留邪,祛邪而不能伤正,必须在温补中兼顾行、消之功,此即为和法,具体应指运用温和、平和之剂,在不留邪、不伤正的前提下消除痰饮之邪。
有论曰“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开导之意”,行者,行其气也,消者,消其痰也,开者,开其阳也,导者,导饮从大小便出也。也说明温药和之的意义在于用温和调理之剂治疗痰饮之意,不是专一温补温燥,而是于温药之中兼有行消开导之法。因此我认为此处之和并不是“汗、吐、和、下、温、清、消、补”八法中的和法。
总结一下对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我的理解:1.温化水饮,振奋阳气,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2.应根据部位给予“行、消、开、导”之法。3.和之,不能温燥太过,应注意调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