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巧用风药
风药,味多辛,气轻味薄,有升散发越之性,散邪、燥湿、升阳、透窜。临床中肾性水肿大都因风寒外侵入里,玄府郁闭,津液运行不畅,从而水湿停聚。肾炎迁延不愈,肾精不
固,久病入络,久病必瘀,肾络涩滞,经气不利,脾肾虚衰,浊毒瘀阻。临证时配合风药治疗,旨在开通玄府,宣通气液,祛除瘀滞,常取得健脾益肾、温补命门、活血化瘀、利水排毒的作用。尤其是难治性肾性水肿时,加用风药治疗往往能收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克服西药的毒副作
用,提高临床疗效。
1 辛香行散,开府通络
肾乃先天之本,水火之脏,藏真阴而寓真阳,肾阳足,气血行,肾阴足,血灌注。而气血津液运行的道路是络脉,络脉即经脉的分支,其形状细小,呈网状扩散,纵横交错,具有易郁易滞特性。肾络,即网络于肾中的络脉。络脉上的微细结构,其门户是玄府。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 曰: “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
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玄府通,络脉畅,肾主藏精、主水之功能才正常。玄府闭塞,肾络不通,百病之长的风易兼痰(湿)、瘀、毒,致肾失开阖。多见肾脏气化失司,水湿泛溢,外发浮肿,精微不固,致血尿、蛋白尿等。风热外感发为风水者, 多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风水相搏,推波助澜,故水肿起于面目,迅及全身;有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一身恶肿,或目窠上微肿,如蚕新卧起伏,较之急性肾炎颇多吻合。风伏肾络为肾性水肿的一大病机。治宜疏风清热,佐以利水消肿,临床常用仲景用治风水之方,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防己黄芪汤、越婢汤等,多有效验。取麻黄、防风、羌活等祛风药配合淡利之品散风宣肺,益气通阳助卫气,司腠理开合,使水湿之邪从表发越而出,则风水自退。正如徐灵胎论麻黄所言: “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凡药力所不能到处,此能无微不至。”
2 温阳顺气,通经活血
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穷必归肾,肾络瘀阻。清代叶天士指出: “经主气,络主血”, “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 “水能病血”。因此,瘀血在肾病中较为常见。 《神农本草经》 中就已经认识到了风药活血的作用,但是未受到足够重视。风药升散行窜,走而不守,除能振奋人体气机,间接促进血液运行外, 还能直接作用于血分,疏通血络,消瘀逐滞。现代研究也证实,多数的风药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减轻血液黏滞的作用]。代表药物如川芎、蝉蜕等。在方中配伍风药可“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温阳化气,通络行
经而活血。维护或恢复人体气血津液宣通的正常状态,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大有裨益。
3 引经报使,孤立水势
金元医家张元素 《洁古老人珍珠囊》 所列引经药,风药占其大半,几乎涵盖了手足三阴三阳。李东垣提出将风药应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理论依据是“肾肝之病同一治,以俱在下焦,非风药引经不可。”他悟透祛风药的这些特性而创“升阳除湿”和“升阳散火”之法,每集大队风药于处方之中,乃是灵活运用祛风药的典范。其 《脾胃论》 中风药升麻、柴胡、羌活、独活、防风等用得较多。在治少阴肾经之病证时多加用羌活、独活等风药以助其效。 《内经》 提出“风能胜湿”,因风药多燥,燥能胜湿,治疗肾性水肿在分利湿热的基础上配用风药,借用风药辛香轻扬,走窜发散,祛风胜湿,引领诸药入络,开通肾络,常用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等疗效显著。
4 升发肾气,通运为补
肾气虚衰,失其化气行水之职,水湿下聚,发为水肿,其病机由虚而起。治疗不能一味利水,宜根据病机,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以恢复自身的自调能力,达到消肿的目的。常用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祛风药物。祛风药性味多辛温,辛能发散,温能宣通,通阳泄湿,药如羌活、防风、川乌、细辛、独活等。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发现,祛风药对免疫功能紊乱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还有抑制抗体或清除抗原等免疫调控作用[4]。如防风,研究表明其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诱导 B、T 细胞增殖,并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 NK、LAK 细胞的杀伤活性,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见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风药,如桂枝、麻黄、细辛、柴胡、升麻、防风、羌活、生姜等,有助清阳之气生发升腾,颇有画龙点睛之妙。正如 《脾胃
论·脾胃胜衰论》 中所说: “言其汗者,非正发汗也,为助阳也。”诸药之中以防风、柴胡、升麻用之最多。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风药的功用远不限于治风或解表,或治疗肾性水肿等病,它们在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畅达气血津液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尤其在多种配伍中的独特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总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