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位在心,发病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顾护脾胃
中医辨治强调整体观,心衰病虽病位在心,但心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各脏腑的影响,其中属心脾关系较为密切。从五行相生关系中,心属火,脾为土,火和土的关系为“相生”,即心为脾母,心火生脾土,心阳温煦脾土,促脾运化;脾运保证心血充盈,二者功能相辅,经络相联,脾胃生化气血,为人体气机升降枢纽。心脏功能正常发挥,有赖于脾胃化源气血以助心用。脾虚不运是心气血亏虚的主要原因,水湿不运是加速心衰的重要病理因素。而心衰也影响脾胃的运化,使得脾胃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体内的痰湿状态,这种恶性循环是心衰病进行性加重的重要途径。体内痰湿停聚,水湿不化,日久又会加重体内的血瘀状态,脾为水之中州,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健脾运脾是解决心衰水湿痰饮问题的重要一环。并且心衰患者常年服用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损伤。脾胃受损,患者常食纳差,不仅降低机体营养状态,也影响心衰治疗用药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故在治疗中药顾护脾胃功能,尽量不选择伤脾碍脾的药。在治疗中,常用健脾益气之品,注重方剂中属脾经药物的应用。
2. 病机虚实相夹,虚为根本病机
心主血脉,心的气、血、阴、阳是心脏功能的基础,心脏功能发挥有赖于充沛的心阳,由心气推动,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基础,心阳、心气乃功能基础,心血、心阴为物质基础,由于外感、劳伤、饮食等因素,损伤心脏气血阴阳,导致心脏功能低下。初期心气、心阴耗伤,是中医心衰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寒热、痰瘀是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虚为本,贯穿于病理发展的始末,邪为标,出现在不同的病理阶段。五脏“藏精气而不泄”,六腑则“泄而不藏”,故有“脏病多虚”的理论观点。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由此可见,脾的功能在心衰病这一特征性病理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病症结合,分型辨治
心衰患者在初级阶段,即心功能在 I-III 级时,常表现为气虚为主,阳气损伤相对较轻,即心衰的发展有从气虚或气阴两虚兼湿滞血瘀到阳虚或阴阳两虚兼水饮泛滥的特征,总结心衰病机变化规律和临床表现,基于病症结合的诊疗思路,善用经方,治疗以经方为基础辨证加减。雷瑗琳主任将中医心衰病归纳为临床三证。
与 2017 版中医心衰专家诊疗共识具有一定的契合度。
3.1 心气虚证,瘀滞心络证
症状:心慌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则加重,夜寐胸憋气短,自汗或盗汗。或有水肿,口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气阴双补,化瘀通痹。
方药: 生脉散(四君子汤)合丹参饮化载
3.2 气阴(阳)双虚,水饮瘀滞证
症状:心悸气短、胸胁满闷,胸闷不能平卧,口渴烦热。面色无华,口唇紫暗,颈静脉怒张,水肿, 舌暗红瘀点,脉细涩或结、代。
治法:阴阳双补,利水化瘀,养心定悸。
方药:炙甘草汤合六君子汤、桃红、葶苈大枣泻肺汤
3.3 阳衰阴劫、水饮泛滥证
症状:心悸喘息,喘不能续,颧唇紫绀,脘痞腹胀,浮肿肢冷,或伴胸腹水,便溏,舌胖大,质淡紫,脉沉细无力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肾阳气,佐以化瘀利水。
方药:益心附葶饮化裁
4.注重阴阳相济
在治疗心衰的方剂中,雷瑗琳主任每都配伍生地、麦冬养阴之品,认为物质是机体功能的基础,心衰中不仅有阳气的损伤,也有阴血的消耗,阴血即为物质基础;并且滋阴之药也可以缓解燥湿、温阳类药物的燥性,如附子,补充活血化瘀之品的损伤,使整个方剂配伍更加平和,故在心衰中注重滋补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