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病冬治
中医特色疗法--穴位敷贴疗法
提起冬病夏治,对广大患者朋友来说并不陌生,但提到夏病冬治,许多人却并不十分了解。每年的三伏天,到医院做冬病夏治的市民络绎不绝,但在的三九天,来治疗的病人相对少很多。实际上,夏季病到了冬季,很多都到了缓解期、稳定期或恢复期,这时进行治疗,大多数可达到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目前正值隆冬时节,是治疗夏病的最佳时机。
夏病冬治事半功倍
冬病夏治与夏病冬治是中医独特的理论和治则。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恢复与气候环境等外因有很大的关系。为何这些病夏季易发作或加剧?一是夏季天气炎热,容易疠疫为患,热毒入侵,病毒细菌丛生,瘀毒内阻而致病。二是炎夏暑湿为患,起居贪凉,饮食过冷,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气滞血淤。三是夏季阳气开泄,伤阴耗津,导致肾精不足、阴虚火旺、痰火上扰等症状。
寒冬季节,万物封藏,中医学认为肾在四季属冬,肾主藏精,内寓元阴元阳,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温煦五脏六腑而使脏腑功能充实或恢复,冬季治疗最能有效滋补肾精,从而改善体质或祛除疾患宿根。而此时已无夏热暑湿作祟,因此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生存在自然界环境之中,自然界的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均对人体的内环境有影响,即“天人合一”学说。我国处于地球北半部温带地区,当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天气逐渐变冷,这时阳气逐渐下降,阴气逐渐上升,尤其是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随着外界气候的变化,体内阳气亦下降,而那些平素阳气不足者,这时体内的阳气就更显不足,宿痰乘虚上犯于肺,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喘病的发作或复发。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选择此时给予温散寒邪、助阳开窍、祛湿化痰的药物,可以祛除寒邪、扶助正气,增强病人抵抗寒邪的能力,调节和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夏病冬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穴位敷贴、穴位注射、埋线疗法、刮痧法、拔罐法、熏洗法等。其中穴位敷贴是眼下被人们广泛认可有效的治疗方法。
穴位敷贴就是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特定部位药物吸收的直接作用和穴位刺激激发经气的间接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三九天选用温阳散寒的药物,根据中医辨证取穴,贴敷在“夏病”患者的特定穴位,使药物由体表到经络,由经络入脏腑,就可达到根除病源、改善病情的目的。
三九时的贴敷疗法可以说是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疗法,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易于人体接受,属纯中医绿色疗法。不但使用于呼吸道疾病,其他与虚寒有关的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如腹痛、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肩周炎、肾虚引起的腰痛等。
治疗禁忌:
贴敷疗法方法虽好,并不是人人适合,孕妇、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注意事项:
◆贴药后,皮肤会有灼热感。由于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若觉得灼热难受,则应及时将药去掉,避免损伤皮肤。
◆贴药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以减轻刺激,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保护创面,避免抓感染,必要时可到医院处理或擦烫伤软膏。个别人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擦抗过敏药膏。
◆贴药期间,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鱼、虾等易致敏食物。忌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等及其它煎炸食物。不洗冷水澡。
◆坚持贴完三九,不可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