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作为临床评价患者综合状况的一个常用指标,大家并不陌生。但临床所指的心功能与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室收缩、舒张功能细究起来并不能简单的等同,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判定。
心动周期各时相心室内压力和容量的变化,血流与瓣膜活动的变化,以心室的舒缩活动为中心,将心动周期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也就是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收缩期常用指标:
EDV:126±29ml,即舒张末期心室容量
ESV:49±19ml,收缩末期心室容量
SV:50-90ml,每博输出量
EF:50-80%,即SV/EDV比值
CO:3.5-6L/min,心输出量,即每分钟由一侧心室输出的血量
常见对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收缩功能的误读
1、EF值减低,但无明显临床症状
临床最关注的指标无疑是EF值,即射血分数。射血分数的异常,常常提示心脏泵血功能的障碍。
EF值减低,但患者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主要见于心脏扩大的患者,此时虽然EF值减低,但由于心腔扩大,心室EDV增加,SV相应增加,心输出量依然可以代偿,因此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病例1 扩张型心肌病,EF值仅29%,但EDV达到了214ml,SV亦达到了62ml,完全可以满足静息状态下或轻度活动时的机体需要,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2、EF值正常,但临床有明显症状
EF值正常或升高,却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的情况,主要见于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中-重度以上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此时虽然EF值正常,但进入体循环的血容量因左向右分流或大量返流的影响而减少,或者因右向左分流的氧饱和度低的静脉血的影响,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出现。
病例2二尖瓣前叶瓣裂并中度以上关闭不全:EF值虽然达到69.5%,但收缩期因二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部分血流返流至左房,使得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EF值反映的是SV与EDV的比值,受影响因素较多,在无分流或返流的情况下,正常值范围在50-80%之间。因此,超声心功能的测定,不能简单地只看EF值,而要结合SV、CO等综合判断。
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心功能与临床心功能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简单的等同。临床对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主要依据除了客观检查证据外,主要是依据患者的自觉活动能力,对特殊病例的心功能分级还要参考其他依据。因此,超声报告提示的心脏泵血功能异常或正常,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才能正确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