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雅慧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发布时间:2023-03-22 本文来源:

学术概要

1、顾脾胃,源泉不断

黄教授认为,脾胃在五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决定着全身各脏腑的生理、病理情况,无论外感诸疾或是内伤杂病,其病情演变、转归预后均与脾胃密切相关。李东垣《脾胃论》云:“贼邪不能独伤人,诸病从脾胃而生”,因此顾脾胃既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也是治疗内科杂症的根本。

1.1脾胃为后天之本

人体的各种生命机能无不是以气血为基础,而气血根源则依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张景岳有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可见脾胃是人体给养仓库,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2脾胃为五脏之本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所言:“人体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则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脾胃为“五脏之本”。指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皆赖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脾胃运化,故脾胃的旺与衰决定着五脏气血的多与少。因此脾胃发生病变,必然影响到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

1.3脾胃为气机之枢

五脏气机升降的活动规律,居上者以降为顺,居下者以升为健,脾胃枢纽以阴升阳降,运行五脏之气,使五脏气机升降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伤寒论直解》提出“阴阳与水火,位居上下,而土居其中,上下交合,必由中土。” 可见人体五脏结构是以脾胃为中心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五脏气机的协调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脾胃一旦受损,则运化失常,使水湿内停、痰饮内生,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论,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而变生诸证,故丹溪有“百病多由痰作遂”之论,追本溯源,可知脾病则百病生。

2、调气机,勿使壅滞

《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 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 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五脏六腑、五体七窍、四肢百骸、经络的生理活动以及气血精津的生成、输布、排泄皆赖气的推动作用。同时气机的条达通畅亦赖脏腑、气血生理活动的协调运行。气机的升降出入为生理活动运行的具体体现,故气机运行的趋势、平衡与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黄教授认为:脾胃损伤,一则易使气机升降失调, 郁滞中焦;二则质脾胃运化功能失调, 水湿内生, 痰湿内聚, 血脉瘀滞。治疗上应顺应脾胃气机升降规律, 使气血调畅,常用枳壳、厚朴、木香、陈皮、砂仁、枳实等行气之品, 使气机调和。

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 胃为传病之所”, 因此调畅气机,肝脾同调, 治疗则加入香附、郁金、合欢皮、紫苏叶、柴胡等药物, 疏肝解郁, 调畅气机。《医学实在易》云;“气通于肺脉, 凡脏腑经络之气, 皆肺气之所宣”。肺胃关系密切, 胃之降浊, 须借肺之肃降功能以辅之;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气宣降, 糟粕则下。全身之气皆归于肺, 肺气治, 则出入易, 菀陈除, 故治中不忘上。开宣肺气, 提壶揭盖, 肺脾、肝肺同调, 酌加枳壳、桔梗、枇杷叶、杏仁、薄荷、紫苏叶等以宣畅肺气, 使脾运得健, 胃气和降, 肝升肺降, 枢机乃运,气血津液调和。

3、祛湿浊,勿使困脾

《临证指南医案》说:“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化物的传化过程。黄教授认为,湿邪困脾, 无论是外感湿邪,还是内生湿邪,或者内外合邪,均可出现脘腹痞闷胀痛、恶心欲吐,口淡口粘不欲饮,纳呆便溏、头身困重,或肢体水肿,小便短少,妇女白带量多稀薄等病变; 日久可产生痰、饮、瘀、浊等病理产物,引起其他脏腑病变。“浊”即秽浊,湿邪伤阳,化气不利,易出现水湿浊秽的病症,症见面垢眵多,大便黏滞不爽,小便浑浊,妇女带下稠浊,舌苔垢腻等。因此,祛湿浊,勿使湿邪困脾,脾胃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湿浊轻则用轻灵之品,如白扁豆,厚朴花之类;湿浊重则用温开之品,如草果、槟榔、厚朴等;湿热偏盛,则需苦寒燥湿,如黄连、黄芩、公英、栀子等。祛湿浊可根据湿浊所在部位不同,采用“芳”、“清”、“渗”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湿邪在上焦,宜芳香化湿,如藿香,白豆蔻、石菖蒲;湿邪在中焦,宜温燥化湿,如半夏、草豆蔻、苍术、厚朴、草果等; 湿邪在下焦,当淡渗化湿,如薏苡仁、茯苓、猪苓、通草等。

4、清热毒,以祛病邪

慢性胃病的毒邪来源可分为外感和内生。外感毒邪主要为外界淫毒侵袭人体而成,结合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脾胃病外感毒邪,湿热蕴结的重要病因之一。它具有 “湿热”邪气的致病特点,如慢性、复发性、缠绵难愈。黄教授指出,Hp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可见口黏、口苦、口臭,胃脘痞满胀痛,纳呆,大便黏滞不爽,舌苔黄腻等,这与脾胃湿热证十分相似,因此将其归属到“ 六淫湿热毒邪”范畴。内生毒邪多由诸多内外之因损脾伤胃,水湿停积, 气机壅滞, 郁而化热, 湿热内生;或嗜食肥甘厚味及烟酒, 湿热内蕴, 或情志郁怒, 郁而化热, 湿阻热郁日久, 终化为毒。

湿热毒邪蕴结于胃, 滞气机、 凝胃络, 继则湿热毒瘀互结阻于胃络。临证上表现为胃脘部胀满或烧灼刺痛,纳呆呕恶,口臭口苦或黏腻,大便稀溏或不爽,小便色黄,舌红或紫暗,苔黄浊腻等痰浊湿热瘀毒的证候。治疗上常采用清热解毒、运脾化浊、凉血活血法。常加用清热化湿解毒药物, 如黄连、黄芩、蒲公英、连翘、栀子等, 可兼用仙鹤草、白花蛇舌草、、土茯苓、半枝莲、半边莲等清热解毒之品。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黄芩、黄连、仙鹤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抗Hp作用。然清热解毒药物多为寒凉之品, 过用久用有碍湿伤脾之弊, 临证须注意用药的度或配伍砂仁、苍术等辛温药物佐制。

5、化瘀血,勿使瘀阻

叶天士云:“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久病入络”。研究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高粘血症,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都较正常人偏高;瘀血阻滞型胃炎伴发肠上皮化生与异型增生比率最高。这些研究为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黄教授强调,治疗该类疾病并非是要盲目地进行活血化瘀,仍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活血清热、理气化瘀等法。

下一条:黄雅慧教授治疗功能性腹痛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