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师讲《内经》“阴阳寒热虚实辨”
发布时间:2021-01-08 本文来源:陕西姚氏太和医学内科流派工作室

姚师常引用《素问·调经论》中“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胜则内寒”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几句为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但如何理解、如何合理运用却不是所有临床医师都能掌握的。古今医家歧义颇多,姚师观点如下。

“阳虚则外寒”一句,普通常理解为“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则表现为恶寒”,即浓缩为“阳虚则寒”之意。阳虚则感觉寒冷,如面色苍白、肢体末梢冰冷,得衣近火则温者,考虑为“阳虚则寒”自然不错。然考究此句上下,“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令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则是指外感寒邪之时,体内阳气不能输布于外而导致“恶寒”的,并不是“阳虚则寒”的意思。两者之别主要在“畏寒”和“恶寒”的区别。“陽虛則外(此处所说是外邪所致)寒(表现为恶寒)”,所以治疗要辛温宣散方能使阳气恢复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常用麻黄、桂枝类方为主;而“阳虚则寒”的阳气虚衰,温煦气化不足,虚寒内生或虚寒型病理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表现为畏寒,应该是温阳散寒为法,四逆类方为首选。

而“阳盛则外热”一句,通常理解为身体阳气亢盛者,容易表现为面红、目赤、大热、大汗等热象,对其机理为热邪熏蒸于里而表现于外。但同样深究此句上下,则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就此看来,则此处应指外感病的“发热”的症状,而非通常所述,尤其下段“陽盛生外熱奈何”更做了详细讲解,应理解为“寒则气收,汗孔不开,腠理收缩,卫气郁于肌肉,皮毛不温而肌肉部分过热”,应选用辛温或辛凉清解药物发越使之达表而解热。迥然不同于“阳盛则热”的阳邪亢盛,温煦过度的实热证,寒凉清热就可解除。

至于“阴虚则内热”机理则如下面所述。“帝曰:陰虛生內(由于内因所导致的发热;病变表现于内部)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姚师解释为饮食劳倦---脾胃气虚---运化失调,郁而发热(气虚运行无力,郁而发热)---益气行气解郁治之(补中益气汤中的升、柴、陈皮之类)。实际就是后世的所谓气虚发热。大家所理解为“阴虚则热”其实是虚热证即阴虚则阳盛,阳盛则温煦过度的虚性亢奋发热,两者迥然有别。此句应以甘温除热,而后者则应滋阴清热方解。

“阴盛则内寒”中的“内”应该是内因及病位在内之意,此句是“胸痹”类疾病的机理描述。如下段:“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紧)以澀,故中寒”所述。全句解释为寒气上逆,消耗胸阳,阳失温煦,气血瘀滞,所以胸痹则可以用温阳宣痹的瓜蒌薤白白酒及半夏汤类治疗。而“阴盛则寒”实际指寒湿邪气侵袭导致的实寒证,二者治疗方案仍然有别。

《易经》为中国传统文化肇始,其阴阳寒热之变,皆基于其阳主外,阴主内,故阴阳过盛则表现为外热内寒,不足则表现为外寒内热的规律;然内外似有迥异,其实则是一体。宋朝易学大家邵康节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也”,演绎至中医范畴,即如人之伤于寒则病为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之象也。

综上所述,凡是发热,一是温煦过度,如饮食偏嗜或过用辛温药物等;二是各种因素导致气滞必然发热。仅此二种。而凡是寒症,一是阳气绝对或相对不足,失于温煦,如先天阳虚或后天过耗;二是各种因素导致阳气布散失常而致,如感受寒邪后的阳气闭郁等。只有明确其真正病机,才能“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实者责之,必先五胜,舒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