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强主任学术思想总结
发布时间:2021-08-08   本文来源:邱建强工作室

邱建强主任学术思想总结

目录

恩师简介

邱建强,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2017年当选首届市级名中医,临床工作多年,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擅长多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脑梗塞、老年痴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性肺炎、老年性便秘、老年性失眠、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多脏器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等。

学术发展渊源

扶阳医学的理论源于《周易》《内经》《伤寒》等经典之理。《周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乾为阳,坤为阴,阳主阴从。它强调了“阳”在万物生命活动当中是居主导地位的,“阴”则属于从属地位。《乾凿度》:“气者生之充也”“夫有形者生于无形”。这说明阳气是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扶阳医学就是主张扶阳抑阴、阳主阴从。

《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真气”是先天赋予人的真元之气,真阳也,明确指出了保存了真阳之气,使其有序地正常运行,才能达到不生病这样的生命境界。《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阳气是人的生命之根,立足之本,是人生命之主宰。《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藏于肾。《内经》曰:“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说明坎中阳是以“精”的状态封藏于肾中,也就是说人体阳气的蓄积状态是以精的形态储存的,封藏于肾坎中,而成为人体的能量信息库,所以坎中阳是人体气化圆运动的原动力。而扶阳医学所主张的“人身立命以火立极”“无问其病以极为归”,这里讲的“极”指的就是坎中一阳,在“一”的层面,可化生万物。扶阳医学的四逆法就是“归极”之法。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扶阳医学立法的立极点就是在“一”的层面,所以扶阳医学合乎于道,它是在道的“一”的层次上的医学。张景岳曰:“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人体五脏六腑皆为虚位,人体本是一团血肉之躯,是一团死机,完全靠一息真阳运行其中而有生命,而这一息真阳之根就是坎中阳,乃人身立命之本,坎中一阳,乃乾元一阳,居于二阴之间,真种子也。由此可见阳气对人体生理病理都有其广泛的影响,如心无阳,血就不能正常地运行;脾无阳,水谷就不能运化;肝无阳,肝气就不能正常地疏泄,肝不能正常地藏血;肺无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肾无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生长生殖无根。可见没有阳气的布运,气机就不能正常的升降,阴阳就不可能正常的沟通交济,脏腑的气化功能就会失常。所以扶阳医学重点强调扶助和温通阳气,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治疗原则。

扶阳医学的桂枝法系列和附子法系列,这些法皆源于《伤寒论》的枝枝汤、四逆汤内涵之延伸。《伤寒论》“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得出人体生病大多还是因身体阳气受损导致的。所以扶阳医学非常重视扶阳护正,主张阳主阴从、人身立命以火立极、治病立法以火消阴。

扶阳医学的鼻祖郑钦安的学术贡献:①其著作《医法圆通》曰:“仲景立四逆……此方不独专为少阴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备,知得此理,便得姜附之功用也,今人不知立极之要,不知姜附之功,故不敢用也。非不敢用也,不明也。”“人咸目予为姜附先生,不知予非专用姜附者也,只因病当服此……用姜附亦必究其虚实,相其阴阳,观其神色,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余非爱姜附,恶归地,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学者苟能洞达阴阳之理,立极之要,自然头是道,又奚疑姜附之不可用哉!”郑钦安完全领悟了仲景四逆立法之深义及阴阳盈缩之理与立极之要。②郑钦安总结了几千年的传统医学精华:“阴阳合一之道是坎,而坎中真阳居焉。”一语中的将坎卦的底蕴搜出来,坎中一阳,就是乾卦的中阳,这是很伟大的,所以将坎不能只看到是水,这也是传统滋阴补肾的弊端。为四逆法的归极、附子法的立极守极找到了落脚点。③他明识了坎肾中真阳居焉,扶阳医学便以此确立人身立命以火立极,那扶助肾中阳气、命门火的药就是用姜附桂,由此为扶阳医学用姜附桂扶阳及相应立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如附子法、附桂法等。④坎代表肾,肾与膀肤互为表里,密切相连,太阳膀肤经是肾中阳气的门户,坎(肾)中阳气升发,是由太阳膀肤经升起的,而桂枝的主要功用就是拨通太阳透达少阴,由此为扶阳医学立法如桂枝法,附桂法找到了落脚点。

扶阳医学的立法宗旨“坎离既济”之理据:①从天人合一讲: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四时之法成。先天八卦乾坤生的六子,长男震卦,中男坎卦,少男良卦,长女翼卦,中女离卦,少女兑卦,唯独中男坎卦与中女离卦得乾坤性情之正,而位于先后天八卦之经纬之正位,并成为后天八卦之主导,所以坎离两卦便是落在人身上的两个重要的卦象,坎离应人身为心肾、水火。人身以后天八卦的坎离而立命,坎为人身立命之本,坎离水火往来而化生中土,火水土合德而化生万全,由此便产生了扶阳医学的立法宗旨:‘坎离既济’,扶阳医学的所有立法皆围绕坎离既济而设。②从人生命体的发育成熟讲坎离既济: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首先长出的是头(大脑)和生殖器,大脑属于心为离,生殖器属于肾为坎,心肾系统都是首先长出的,其次长出其他脏腑器官。人生命的产生是由乾(父)坤(母)的先天之精运化而产生的,而人从胚胎到身体的健康发育成熟是由坎离既济相交而运化进行的,坎离就是人身太极(出生后有生命力的人体)的先天,并在人出生后坎离既济又成为人身太极的生命依靠。因为人身太极就是由坎离(先天)和肉体的结合,没有坎离(先天)既济,人体就成了一个没有生命的肉囊了。所以人体生命活动的重点就是坎离既济、心肾相交。

因此得出坎离既济、心肾相交不是一个空洞抽象的理论,水火关系是很自然的关系。运用这一哲理,便产生了扶阳医学一个重要的立法旨要,那就是坎离既济、心肾相交,其所有立法皆是围绕坎离既济而设的,懂得了坎离之理,坎离既济之理,便明白了阴阳合一之道,天人合一之道,这也是扶阳医学的理论核心,所以在辨证用药上很重视水火关系,谁掌握了这个理,并能很好地运用,谁就掌握了人身长寿的密钥。治疗疾病、调理身体其目的就是让人体达到坎离既济的自然气化状态,人体就能健康长寿。由此得出我们治疗疾病,一治的是我们的肉体,二治的是先天,先天主要指的就是肾气、’肾阳,扶阳医学大多数法里都有附桂,附桂就是补肾阳肾气的。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将治先天与治肉体二者结合起来,方可万全,才能使人体健康长寿。中医重点研究的就是由先后天结合的有生命的人体。

扶阳医学的理论立法核心是以扶阳护正为要,阳主阴从,人身以水火(坎离)立命,以火立极,治病立法,以火消阴,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无问其病,以极为归,所以便产生了扶阳医学几个重要大法如桂枝法、附子法和非附桂法等。最终达到坎离既济、阴阳和合、水土合德之状态,寓治病养身延年于一体。扶阳医学之理法实乃中医学之大乘,合乎于自然天人合一养生之道,遵于老子三生观之至理,效仲景立法之旨,心法妙用堪称极致。

郑寿全,字钦安,四川人,清末著名医家,早年师从刘芷塘习医,临证医术精湛,创立了一个独特而有影响的医学流派—扶阳派,其传人有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吴佩衡、祝味菊、徐小圃和范中林著名医家,当代亦有不少扶阳派的传人。郑氏著述颇丰,其有四卷《医理真传》、四卷《医法圆通》等医书刊行于市。扶阳派的发生和发展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其源于临床实践的同时又从属于临床实践,其理论依据完全取之东方文化作为背景的生命科学,再加上其临床实践之基础深厚扎实,故近十多年来扶阳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医理真传》中郑氏明确指出阴阳不易辨别,但为医者辨认疾病一定要分阴阳,否则后患无穷:“医学一途……难于识阴阳,然阴虚与阳虚,俱有相似处,学者每多不识,以致杀人”“阴阳务求实据……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之从阴从阳变化法窍,而能明白了然”,阴阳确实难以辨识,且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病势有增无减,甚至致死。为了能够让众多医师易于识别阴阳,郑钦安不得不对“阴阳实据”进行一些详细的描述。

在《医理真传》中郑氏告知分辨阳虚和阴虚证的方法:“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螟倦卧……饮食无味,舌青滑……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阴虚证论述亦非常详实,并明确指出:‘三阳不足之症,所现纯是阴色,为其阳不足,而阴有余也……此辨认阴虚、阳虚之切法也。”人身立命,阳气为本对于阴阳二者的关系,郑氏认可其平等关系的同时,亦有以下见解:“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火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阳者阴之根,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不足,百病丛生。”充分体现了郑氏对阳的重视,只要阳气充足,则百病得以消除。有了充足旺盛之元阳之气,则六淫之邪不可即得而干之,目视、耳听、口言、身动及五劳等情不可蜂起。“真气存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么”《医法圆通》在此理论指导下,故郑氏擅用姜桂附等温热药,用辛温扶阳治百病。郑氏用八卦理论来阐释其阴阳辨证,心用离卦,肾用坎卦来表示,其著作《医理真传》中解释曰:“君火旺,心火始能旺,真火衰,心火亦衰”,故“凡人之身,皆赖一团真火”“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全身阳气之最重要的部分。故在临床中重视扶阳法治疗百病。由于郑氏用扶阳法治病的主要为姜桂附等大辛大热之品,他认为:“桂、附、干姜,纯是一团烈火,火旺则阴自消,如日烈而片云无。况桂附二物,力能补坎离中之阳,其性刚烈至极,足以消尽潜上之阴气”故临床上他常用白通汤、四逆汤、吴茱英汤、潜阳丹和甘草干姜汤等方来治疗各种阳虚病证。在具体的临床中,有一些阳虚所致真阳上浮之证,这一部分病人已被误认为阴虚火旺,而使用滋阴降火之品,则不但加重病情,还有可能致命,切记慎重。按照郑氏详述之法辨识,则不会误判,需用扶阳法者而给以大剂回阳之品,则病可愈。用热治热,乃是火神派之与众不同之处!后来医者再形成滥用温补之流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郑氏虽善用姜桂附,但决不滥用,有是证则用是方“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人不当服,人参、黄茂、鹿茸、构祀,都是砒霜。……总要探求阴阳盈缩机关,与夫用药从阴从阳,……而能明白了然”,《医法圆通》可见,郑氏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治病用药的。他用了大量的温热之品中药,是因为许多疾病的阳虚证型不易辨认清楚,而误认为阴虚,以致疾病恶化,所以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应提出辨识及其治疗法则。由此观之,郑氏一直忠于辨证论治基本法则。

阳气如上天之红日,发热发光,温煦大地万物,阳气乃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不可撼动之根基所在。阳之主导地位在气血脏腑中更为明显:肝阳足则罢极有主;心阳足则神明有主;脾阳足则仓凛有主;肺阳足则气有所主;肾阳足则封藏有主。邱建强主任认为阴阳为人体生理病理之重中之重,元阴元阳之气的充足,则不会致病。只要医者认真研讨、辨清阴阳盛衰,临床辨证即可不失其根,否则则要流散无穷。应对阴阳学说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对临床应用提供更高的理论基础。

温阳思想治疗疾病的学术基础

阳气的概念及其对生命重要性

中医对阳气的认识是受到早期人类的自身生存、对自然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天”以及中国古代“重阳”思想观念的多重影响和启发而产生的。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更大的助力,使临床疗效上一个新的台阶。

阳气对身体的作用

第一,温养功能。在人体内,阳气具有推动、温煦的作用,也是其重要作用的表现之一。群中有畏寒者,特别怕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穿着长袖衣服、长腿裤子,通常老人会说这类人阳气不足,也有不畏寒者,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穿着的衣服也并不厚,而就是所谓的“阳气旺”。人阳气不足时,较易生病,《黄帝内经》中以“若与天日”、“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概括阳气的温阳作用。

第二,卫外固密作用。理解时以自然现象为例便简单许多,古人以“天与日”比作阳气,讲究“天地人合一”,阳气就好似自然界中的大气层,既能发挥抵御作用,将外部给人体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同时还可保护人体自身,提升机体的健康程度。

第三,气化推动作用。阳气气化推动作用的发挥以温养功能为前提,《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指出,在阳气温养功能下,可发挥其气化推动作用,将代谢物质转化为液体,经膀胧排出体外。肾主水液,而在气化推动作用下,可有效体现肾脏这一功能,清液经推动后,进入到肺部,再由肺部运输至各个器官中,代谢成浊液后,由膀胧排出体外;全身阳气来源的根本为肾阳,’肾脏阳气发挥该作用后,其他器官的功能方能进行,从而实现平衡全身水液代谢。

阳主阴从、贵阳贱阴思想经典解析

扶阳思想主要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中医学《黄帝内经》,其中提到阴阳是天地的基础,也是万事万物变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基,医治疾病必须以阴阳调理作为根本。而阴气平顺阳气旺盛,是人精神的根本,也是人体活动及病理变化的主要根据和基础。同时在《素问·阴阳论》中也提到若人体的阴气盛则可能出现阳气缺乏病症,而阳气过剩,则可能出现阴气病症,阳气过盛则表现为热,而阴气过盛则表现为寒。与《素问·调经论》中所说的阳气虚则表现为外实、阴气虚则表现为外热、阴气过盛则表现为体内寒道理相近,说明阴阳失衡可导致人体疾病的原理,因此中医理论中认为治病的关键是要调理阴阳,使人体阴阳达到平衡,这也是治疗的根本性原则和治疗的最终目的,在《黄帝内经》中也特别强调了阴阳和谐的重要性,认为阳气在人体机能活动中起着最主要的主导性作用。阳主阴从、贵阳贱阴思想可上溯至《周易》。《周易》中有大量强调阳主阴从的文字。如乾坤两卦的《象辞》中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系辞》中也说“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均明确提出了阴阳关系中阳主阴从、阴贱阳贵的观点。另外,在《周易》中,阳艾往往与光明、进取、高尚、君子等形象相联系,而阴艾则往往与晦暗、退缩、卑下、小人等形象相联系,给人以鲜明的阳尊阴卑的印象。所以“一部大易,扶阳抑阴”确实言之有据。因此,治疗阴阳相关疾病,通过扶助阳气,可达到根治的效果。若阳气旺盛者,好比天和日,失去阳气则可能使其寿命损失且疾病缠身,因此天地的运行也需要日出光明的辅助。这种古代朴素理论其实也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使人体阴阳达到良好的平衡,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注重阳气扶正,阳气旺盛则生命稳固田。当阳气旺盛时,疾病也不易侵袭,也是保持健康的有效方式。因此,强调扶阳的重要性具有深远的意义。阳气足或阳气虚是健康或疾病的根本基础,也是治病的关键,要达到养生调摄的根本目标需使阴气平稳而阳气旺盛,这也是人体机能正常运行的关键。

扶阳思想与六气的关系

《素问·天元纪》中认为寒、暑、燥、湿、风、火,是天地间阴阳的表现,也是三阴和三阳的主要体现,也可以说阴气和阳气,被称为三阴三阳理论。由此可见,寒、暑、燥、湿、风、火是六气的根本,因此三阴三阳也是六气的基础。六气主要体现为天气变化中的阴阳之气,而三阴、三阳则依据阳气的多寡进行划分,以时间为基础,阳气是天地之间的正气,若不能顺应天气变化规律则称为邪气,也就是阴气,因此阳气变化也是六气邪导致人体发病的根本原因之一。《素问·天元纪》中也曾提到,阴气旺盛主要原因是风所主导的,而阳气旺盛主要是由热气主导的,太阴之上,以湿气为主导,而少阳之上以相火为主导,阳明之上,以燥气为主导,而太阳之上,以寒气为主导,是六气的理论基础。因此也表明了六气理论当中应该结合标本兼治来考虑,与阳气的消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是扶阳理论中阳主而阴从思想的主体。

养生调摄

《黄帝内经》中也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理论的探析,其中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固护阳气理论,几乎所有理论中均提到了扶助阳气的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也对此进行了重要的阐释,认为虚邪是贼风侵袭所致,若能有效避开邪风的侵袭,则可获得有效的调理效果,真气也就能更好地顺从,精神也就稳固,因此疾病无法侵袭身体,疾病也就无从谈起;若能在生活中清心寡欲,心神安宁,虽身体劳累而感觉不到疲惫,即阴阳调和的作用所在。饮食遵循规律,起居保持规律,不过度的劳作,因此能达到形神兼具,也是长寿的奥秘所在口。这里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调节情志,躲避邪气,保持正气及注重饮食起居规律的作用,实现人体的形神兼具,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原因是真气始终保护着人体,对全身组织起到良好的滋养作用,因此能维持生命的活力,进而保持身体健康,达到延年益寿效果。

临床治疗

扶阳思想也为中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具有价值的思想理论和治疗方法,中医理论以阴阳二者统一协调为基础,人体的健康需保持阴阳的协调和平衡,若打破了阴阳平衡将会产生疾病,因此治疗的根本目标就是调节阴阳,使两者再度恢复平衡状态,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有效实现,进而很难达到治疗效果。临床治疗需对患者的病症部位进行辨别,同时判断人体的阴阳盛衰对疾病进行有效诊断,因此在诊断中需为患者把脉来辨别其阴阳状态。而阳气温养,气化推动,在《黄帝内经》中也记载了诸多的疾病均由阳气的盛衰导致,而阴气虚弱者,不仅精神倦怠,同时也可见腰酸冷痛、腹痛便塘等,因此在治疗中首先应对患者进行扶正阳气,使阴阳达到平衡,可通过温助、调理阳气及宣通等手段使人体恢复阳气宣通,并到达正常强盛的效果。因此,扶阳思想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以心病为例,心律失常属于临床常见病,多数患者表现为心悸、心动不安、气短、萎靡乏力等,从中医角度来看,发病主要原因为肾阳亏损、水火不济,因抑制心阳,产生心动不安的症状;寒水射肺,导致宣降功能失常,致气喘症状的出现。治疗时,应以补肾助阳、水火既济为主,以制附子、桂心、蛤粉、干姜及炙甘草等药物调制成中药方剂,连续服用7天后,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补肾助阳、交通心肾,促进患者痊愈。该疾病治疗应用了《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思想,辨证对症用药,标本兼治,实现治疗目的。

结语

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导性因素,通过扶助阳气可有效调节人体各项技能,达到调摄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黄帝内经》扶阳思想理论的构建较为完善,且结构论述严谨,内容深刻,对现代中医治疗也具有良好的指导性作用,同时也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黄帝内经》中的扶阳思想值得深入探究及学习。

附子的使用

附子乃毛蓖科药用植物乌头子根之加工品。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上,如子附母,故有附子之名。《神农本草经》开始了首次记载,曰:“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瘦,寒温,脚痛,不能行步,为百药之长,生山谷。陈修园对毒性有经典的解释:“凡物性之偏处则毒,偏而至无可加处则大毒。”即物性的偏寒、偏热、偏温、偏凉,这叫毒。偏性小的为小毒,偏至无可加处为大毒。所有中药均有其偏性,故均为毒药,仅仅是毒性轻重而已。偏性极大者为大毒之中药,可纠正部分危重病人身体的寒热阴阳偏性,故可救命。所以附子成了回阳第一品药、救命第一要药,就因为它的大毒,极大偏性,也即是这个毒性,正是它回阳救逆之所在。世界上本无不偏(毒)之良药,亦无不偏(毒)之疾病。中医治病用药即用其偏性,寒证严重的,就须用偏性极大的药才能够纠正过来,附子则可。使用附子,准确辨证,配伍精当,以偏制偏,临床可获奇效。仲景临床应用附子主在少阴证,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指征《伤寒论》中此法方药运用颇多,如治疗阳虚外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因发汗太过导致漏汗的桂枝加附子汤,阳气将绝四肢厥逆需回阳救逆的四逆汤,阳虚便秘时使用的大黄附子汤,能够解除寒邪痹阻的附子粳米汤等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见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证……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所谓“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即指用药当在准确辨证基础上用乌附类温热中药。郑氏擅用姜附剂均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为阴证寒证后才用,他对于用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构祀,都是砒霜”防。对阴证之辨证郑钦安认为:‘凡一切阳虚诸症,如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舌润,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饮,心悸,神昏、不语,五心潮热,喜饮热汤,便血,吐血,闭目妄语,口臭难禁,二便不禁,遗尿遗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难以枚举,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郑氏提出“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等到病至少阴方用”。阳虚证用药即当扶阳抑阴,附子类大辛大热中药应为首选,肯定了附子为“扶阳第一要药”的地位。云南吴佩衡极其推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之应用,擅用四逆汤、白通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等扶阳驱寒剂,并立寒证标准。他认为临床凡见目螟嗜卧,身重恶寒,少气懒言,声低气短者,皆可认定寒证。也作为使用附子主要指征,治愈诸多阳虚病证。推而广之,在临床上凡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畏寒肢冷,懒言气短,语声低怯,面色灰暗,或苍白无泽,或环唇口淡白,舌口水滑,饮食乏味,四肢不温,或冷湿,或爪甲青紫,或厥冷,或身发热反欲近衣被,多汗;冷秘不通,或大便塘泄,尿频,夜尿多;男子则遗精,阳痞;女子则经闭经迟,带多清稀,舌胖嫩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水滑,或白黄腻,脉沉、迟、紧、细、弦,或尺浮大无根,无序疾数。以上诸多见症,均为阳虚表现,都可用附子类方进行治疗。

附子用量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为3-6g。但在现代临床应用中,又常常被大量使用。现代采集到的野生附子,平均重量大约为每枚409,仅于重量上而言,就已远超出中国药典规定最大量之几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野生附子是道地药材,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缓慢成长,享受天地真气,现代人工大量栽培之附子,其毒性及药效均差很多,故附子之用量古代比现代是要大的多的。对于《伤寒论》四逆汤原方中生附子用量为一枚,山西名医李可认为,这一枚应该是209左右,假定制附子毒性与药效不到生附子一半,则四逆汤类方在临寒论》中所用的附子量等同于制附子五十左右,而代代相传的四逆汤附子量仅为原方六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以如此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对扶阳剂量轻重的使用。

扶阳派诸医家多善用大剂附子,也是常超出中国药典的,有时达309,陆铸之多在309以上,吴佩衡、范中林使用附子用量惊人,多至1000g,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见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证……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所谓“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即指用药当在准确辨证基础上用乌附类温热中药。郑氏擅用姜附剂均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为阴证寒证后才用,他对于用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提出:‘用药一道,关系生死。原不可以执方,亦不可以执药,贵在认证之有实据耳……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茂、鹿茸、构祀,都是砒霜。对阴证之辨证郑钦安认为:‘凡一切阳虚诸症,如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舌润,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饮,心悸,神昏、不语,五心潮热,喜饮热汤,便血,吐血,闭目妄语,口臭难禁,二便不禁,遗尿遗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难以枚举,非姜附何以能胜其任,而转危为安也乎”郑氏提出“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等到病至少阴方用”。阳虚证用药即当扶阳抑阴,附子类大辛大热中药应为首选,肯定了附子为“扶阳第一要药”的地位。云南吴佩衡极其推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之应用,擅用四逆汤、白通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通脉四逆汤等扶阳驱寒剂,并立寒证标准。他认为临床凡见目螟嗜卧,身重恶寒,少气懒言,声低气短者,皆可认定寒证。也作为使用附子主要指征,治愈诸多阳虚病证。推而广之,在临床上凡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畏寒肢冷,懒言气短,语声低怯,面色灰暗,或苍白无泽,或环唇口淡白,舌口水滑,饮食乏味,四肢不温,或冷湿,或爪甲青紫,或厥冷,或身发热反欲近衣被,多汗;冷秘不通,或大便塘泄,尿频,夜尿多;男子则遗精,阳痞;女子则经闭经迟,带多清稀,舌胖嫩质淡,或边有齿痕,苔白水滑,或白黄腻,脉沉、迟、紧、细、弦,或尺浮大无根,无序疾数。以上诸多见症,均为阳虚表现,都可用附子类方进行治疗。

对附子配伍减毒之记载,具体方法有:煎煮减毒,炮制减毒加压加热法,偎制法,浓缩干燥制粒法,微波法,配伍减毒等。在《伤寒论》中多配伍甘草、人参、生姜或干姜,如干姜附子汤、四逆汤等,姜附同用,即可减轻附子之毒性,又可增强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之功效。四逆汤的合理运用当以“寒”为总纲,早用而不滥用,为确保附子应用的安全性,更需要精确的辨证、合理的配伍、适宜的剂量、充分的煎煮,才能将四逆汤发挥到恰到好处。附药剂,每方必用两倍量炙甘草,蜂蜜,防风、黑小豆制备;凡附子超过309后,皆加炙甘草609,如此毒性去而药性留,即可有效监制。附子煎煮时间之长短,取决于附子选择生用或制用及不同功效发挥要求《伤寒论》中有白通汤、干姜附子汤、白通加猪胆汁汤三方,其方后均注曰:“以水三升,煮取一升。”而通脉四逆汤、四逆汤两方,其方后皆注曰:“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药未先煎,且煎煮时间比较短。对服乌附类温热药后出现的腹泻、浮肿、目血、喉痛等等现象,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明确提到“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出血者,有满口起泡者,有咽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余剂,或二十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凡服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予以一剂滋阴。此乃全身阴邪化去,真阳已复,即予以一剂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之阳,阳得阴敛,而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而体健身轻矣。”郑钦安对服药反应解释已经比较清晰,何时停药及停药时注意事项均已说明,可为临床提供参考。等。清代郑钦安著有《医理真传》,其治病诀窍提到:“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下诸病,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

恩师邱建强主任认为“中阳衰而坎阳不足以激荡者,应以小剂扶阳为主……而先天阳气尚可,伴重阴凛冽之寒气而有上越之势者,必大剂量扶阳……方能解其冻而消其冰。”他指出盲目使用大剂量是错误的,要辨证正确,要根据需要来确定附子的合适用量。为降低毒性以保证用药安全,多久煎一个半小时左右。他开方用附子特点有三:一是用炮附子;二是常与上肉桂、干姜配伍使用,肉桂需研末泡水冲入;三是久煎,先武火煮沸,口尝不麻后再加入它药。附桂类温热中药大多药性刚强峻烈,古人早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之说。且附子本身即有毒性,加之喜清恶温,贪图平稳流俗,使得诸多医生不敢轻用或直接不敢用。服用此类温热中药确易出现各类反应,有些还过于剧烈,如继续使用,确实存在不小风险。因此,对于服用热药后诸多反应,辨清是药效还是药误,病退还是病进,及什么程度病愈停药,为至关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

人类与疾病斗争史始终贯穿人类发展史,正是于疾病不懈的斗争中,医学体系才得到完善,发展,最终形成完善体系,服务大众,尤其以祖国医学为典型,四大经典著作的诞生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后经过继续与疾病的斗争,历代医家有衍生出新说,各家学说都有自己完整的体系,各家学说都有自己独特的辩证思路,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以阴阳为纲,首辨阴阳。扶阳学派以阴阳辨证为论治要点,在阴阳两纲中尤其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提出阳主阴从的观点,充分认识到阳气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都起决定性作用,尤以肾阳为最重要,认为坎中一阳乃人身立命之本二.并且论述了人体阴虚、阳虚两种病理状态,及其具体鉴别要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僚加入了扶阳队伍,其中取得成功的同僚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各有千秋,但总体用药以顾护人体阳气为主,总而言之,万病源于一元虚损;分而言之,上中下各有阴阳,十二经各有阴阳;和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二.至于受病,深浅各有旨归,然分类以治之,未始不当,但方愈多而旨愈乱,若不在行推醒捻出旨归,将来后学无从下手,现就邱主任临床辨证论治思想陈述于下: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使用空调、喜食冷饮、熬夜、缺乏运动、全球气候变化,均耗损阳气,亚健康人群普遍增多,各种疾病多发,多因机体元阳不足所致。阳化气,阴成形,无阳则阴无以生,阴阳失调,必致机体多种疾病发生。故通过“温扶阳气、调和阴阳”,调节机体功能,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邱主任在临床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熟读扶阳前贤之本,以阴阳两纲明辨疾病,对症治疗,处方用药法活圆通,方药多为经方。一.对于阴阳两证当寒则寒当热则热,尤以治疗内科杂病擅长,二.临床用药中附子的用量上多有心得,临床中一般起始量为60g,最大用量为150g左右,患者疗效显著,均未出现麻黄碱中毒症状,盖于药效有的放矢有关吧,因此临床中中药的毒副作用也不一定如洪水猛兽般防治,只要应用得当,反而会发挥其极致,取得很好疗效,当然这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之上,下面就恩师邱建强主任通过30余年的实践临床温阳与附子的应用方法简单总结如下:

温七法治疗杂病临床举例

温解法—助阳解表,扶正达邪

附子配解表药以助阳解表,扶正达邪,为温解法,适用于外感表证阶段兼有气阳不足见症者,素体阳虚,又有外感表证,表实无汗者,应发汗解表,但阳虚不能托邪外出,故治当助阳解表,邱主任常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认为麻黄的应用指征以肺经见症为主,并应根据症状选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无汗者用生药,微汗者用水炙,咳喘者用蜜炙,亦可适用于头晕,头痛,耳鸣耳聋,面瘫,面风痛,肢体麻木,牙痛等。

病案举例:

病例:金某,男,78岁。2018年12月26日初诊。

主诉:咳嗽3月余。

初诊:因感受风寒引起,发热、恶寒、咳嗽。到某西医院,给予常规治疗,其他症状缓解,咳嗽迁延未愈,遂来诊。饮食生冷或不节则胃痛,恶心。现症:咳嗽,少量白痰,夜间加重,时胃痛,恶心。舌质暗,舌苔白,脉沉细无力。

中医辨证:咳嗽(脾肺肾气虚兼外寒)。

西医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治法:温阳益气,疏风止咳。

处方:四逆解表法加减。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淫羊藿15g

款冬花15g    桔梗12g    化橘红15g砂仁15g不后下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二诊:2019年1月3日。服药后咳嗽明显减轻,夜间咳嗽明显减少,偶咳两声。胃痛止,恶心消失,食纳可,二便正常,精神可。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缓。温中健脾,培补中焦,加白术,去解表之品,巩固处方: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淫羊藿15g

砂仁15g不后下  炒白术15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按语】患者食欲不振,遇生冷则胃痛,为脾阳虚损之征。土不生金,加之土不培木,木火刑金,致肺气失宣。咽痒、咳嗽无痰,夜间加重,肺失清肃。证属脾肺肾气虚。疾病已一月有余,处于疾病后期,治当温阳益气,疏风止咳。治以温解法,疾病先期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后期以四逆法+解表之品,终末期以四逆培补为主。此疾病如治疗失宜,咳喘痼疾,久治不愈,直至发展为肺心病之各阶段。治疗得宜,立竿见影。

温潜法—温肾潜阳,阴平阳秘

用药法度附子与磁石、龙齿、龙骨、牡砺等潜降药同用,可温肾潜阳,使阴平阳秘,此即温潜法。一、该法常用于治疗心肾阳虚、虚阳上浮引起的心悸、不寐、耳鸣、耳聋、咳嗽、咯血、口疮等症。二、此法宗于仲景桂枝加龙骨牡砺汤,治心阳不振、浮阳欲脱者,用附子、龙骨、牡砺加人参,回阳救逆。三、中医治疗高血压多以养阴平肝为主,极少用附子,而邱主任则认为,许多高血压患者有面红气粗脉弦滑或洪大等肝阳上亢证候,此属肝旺实热之象,附子确非所宜,但高血压患者中脉细、夜尿频数者亦不在少数,表现为明显的“上盛下虚”之候,此时用附子配合磁石、石决明、女贞子、旱莲草、黄答、地龙等平肝潜阳、清热养阴之品,以制服虚阳,引火归元,可使上盛之阳热减轻,有利于高血压病情的改善;适用于头昏,耳鸣,自汗,遗精,或头部烘热,面赤如醉,口干不欲饮等。

病案举例:

病例:许某,男,40岁。2020年2月9日初诊。

主诉:眩晕头痛1年。

初诊:眩晕、头痛1年,发病前因洗头受风寒而致头痛,经西药治疗,有所减轻,但始终不愈。近两日因情志不舒致头痛,头晕,睡眠欠佳,心慌,口苦。现症:眩晕、头痛,睡眠欠佳,心慌,口苦,心烦,表情痛苦。舌淡苔薄黄,脉缓。血压160/80mmhg。

中医辨证:眩晕(水寒土湿,木郁风动)

治法:温阳利水,清疏肝木。

处方:四逆潜阳疏风法。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天麻15g

生山楂15g    龙齿15g    郁金15g     炒白术15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二诊:2020年2月15日。服上方,头晕头痛诸症减轻,睡眠正常。停药1个月,现头晕微痛。舌质暗,苔薄黄,脉沉缓。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加入祛风止痛之品。处方: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天麻15g

生山楂15g    郁金15g    炒白术15g        川芎15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电话随访头晕头痛愈,血压130/70mmhg。

【按语】眩晕一证,多由情志、饮食、体虚年高等多种因素,使肝风内动,脑失所养所致。本案的特点有二:一是患者因情志不舒,而致肝失条达,木郁化火,气血瘀滞,则头痛,口苦,睡眠欠佳,心慌。二是木郁克土,土不制水,肾水虚寒,水不生木,木郁风动,则眩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治宜温阳利水,清疏肝木。治以四逆潜阳疏风法。因肾脾寒湿,致水不生木,土不培木,则木郁风动,以天麻山楂祛风稳定血压。方中用龙齿,重镇心神,折其上亢之火。川芎疏风通络止痛。诸药合用,水暖、土和、木达、风静而眩晕自愈。

温活法—温补活血通脉

附子与活血化瘀药物相配,治疗阳虚血瘀内阻的眩晕、头痛、失眠、中风、焦虑、癫痛等,阳虚生内寒,寒凝血脉,血脉瘀滞。附子与活血化瘀药相配,取其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借其辛温上行,改善头部瘀血。适用于:头痛,头昏,胸闷,心悸,上肢麻木,下肢冷痛,受寒加重,脉沉涩等。代表方剂四逆温活法。

病案举例:

病例:关某,女,40岁。2019年5月15日初诊。

主诉:面部黄褐斑20余年,伴月经量少。

初诊:素体皮肤敏感,太阳照射时间略久,皮肤即感不适。20年前曾用化妆品使用不当,日晒后颧骨及眉骨附近出现片状红斑,皮肤受损呈瘢痕状,现颜色不断加重,呈灰黑色。曾多方求医治疗及购买多种祛斑化妆品,效果欠佳,遂来诊。现颧骨部片状色斑,平素急躁易怒,食欲尚可,食辛辣食物后易上火,大便调,小便黄,月经量少,行经腹痛,血块。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缓。2016年B超提示:子宫肌瘤。

中医辨证:黧黑斑(气血虚滞)。

西医诊断:黄褐斑。

治法:温补肝肾,行气活瘀。

处方:四逆活血法。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当归15g

黄芪30g    郁金15g白芷12g     益母草30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医嘱:避免日晒,畅情志,因皮肤受损禁用功效型祛斑霜。

二诊:2019年5月22日。服上方平和,月经量少,腰酸困。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缓。原方继用。

三诊:2019年6月5日。服上方病情稳定,面部色斑颜色稍有变淡,手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去黄芩,加鳖甲15g。6剂,水煎服。

诊:2019年6月19日。服上方胃痞不适消失,饮食二便可,精神可,面部色斑有所改善。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滑。上方干姜15g。24剂,水煎服。

诊:2019年7月17日。服上方可,面部色斑颜色明显减淡,瘢痕状已不明显。月经至,月经量增多,无腹痛、血块。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

【按语】黄褐斑多由情志抑郁,渐伤肝脾,肝郁化火,脾虚不能生化精微,以致血弱不华,火燥结滞瘀于面部。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同时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原因均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紊乱,气血失和,气血瘀结,不营荣于面,面部失去气血荣润,浊气停留,化热瘀滞,积郁面部,则褐斑形成。治宜温补肝肾,行气活瘀。方选四逆活血汤为主方,取其具有温补肝脾、气血双补、行瘀活血之功。如此以内养外,使肝脾调和,而达到祛斑之功。

温培法—温肾健脾,脾肾双补

邱主任特别强调温培脾肾脑病的重要性,指出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物质营养的需求较强,故只有脾运旺健,命火充盛,才能获得充足的水谷之养以壮形体,得阳和之气以资温煦,脾病每易伤肾,导致脾肾两伤,使命火衰微,不能温养脾土,致脾虚不能健运,故治疗上须脾肾兼顾。

病案举例:

病例:晁某,女,47岁。2018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乏力3年。

初诊:食道癌术后3年,术后乏困无力,近2个月乏力加重,头困重,声音低怯,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腰困如折,不能挺直,伴月经不调,形寒肢冷,手足不温,遂来诊。现精神欠佳,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弦缓。

中医辨证:虚劳(阴阳两虚)。

治法:温补脾肾,培土固本。

处方:四逆温培法。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当归15g

黄芪30g          炒白术15g    菟丝子15g桂枝15g

补骨脂15g        仙灵脾15g     枸杞15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生冷食物,避风寒,调情志。

二诊:2018年11月24日。服上方精神乏力明显好转,头程度及时间有所改善。现晨起少腹痛,左耳出现疖肿,食纳可,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迟缓。以上方黄芩加至6g,6剂,水煎服。电话随访一切正常,后期原方巩固。

【按语】脾胃病温阳扶正,治病求本。脾胃居机体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枢纽,脾之清阳升与胃之浊阴降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清阳升,有利于浊阴降;反过来,浊阴降,有益于清阳的升发。脾清气升,胃浊阴降,二者协调正常,则中焦气机转输畅达,平衡无虞。如升降失常,脾阳不升,脾虚气陷则致久泻、便血、脱肛,治当补气升阳,如脾胃内伤,浊阴不降,而呕吐、暖气、呢逆,水津不布,肠失润泽而大便秘结,治当以降浊为主,佐以升阳,调节升降;气滞中焦,气机奎滞,清浊不别,上下升降失调则胃痛、呕吐、泄泻、院痞,治当和胃通腑,降气泄浊,使清升浊降,恢复气机枢纽职能。若久病脾胃气虚,升降失调,致水火不济,心肾不交,惊悸、失眠、梦遗等,治疗以甘温扶阳,调节升降,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脾胃升降失常,常常以脾阳不升为主,故治疗以升清阳为主,辅助以降浊阴。该患者面色萎黄,语声低微,乏力,均为脾肺气虚的表现。气血同源,阴阳互根,脾肾为先后天之本,应培本固元。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皆旺。形寒肢冷为阳气不足,血虚受寒,故当温之。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黑附片辛甘温煦,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桂枝辛甘,温经散寒,温通血脉;当归补益营血。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少量黄芩以防肝经郁热。患者诸症改善,诸药合用,寒热并用,阴阳并补,气血复、血脉通,则诸症自除。关于“肾四味”,为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四药人肝肾,药性和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益肾精,鼓肾气,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景岳公“善补阳者,须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须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下元亏损,肾阳虚未至手足厥逆,肾阴亏未至舌光无苔,而属肾气、肾精不足之症,凡有腰困如折,不能挺直,甚则腰弯如虾状,头目昏眩,记忆衰退,体虚感冒,阳痿遗精,小儿遗尿,老人小便余沥,夜尿频多,足膝酸软,肾不纳气(加胡桃肉与补骨脂为青蛾丸),久病及肾等症,万病不治,求之于肾,用之效若桴鼓。贫穷病人可代价昂之鹿茸。上四味合盐巴戟肉、盐杜仲、骨碎补、川断、仙茅、沙苑子为“肾十味”,对男女不育、骨质增生、老年前列腺退化性病变、更年期综合症,老年综合征等,随症选用,疗效满意。

温清法—温阳清热,并行不悖

邱老师擅用附子配石膏、栀子等清热药,温阳清热二法并行不悖,称为温清法,附子能温通心阳,回阳救逆,生石膏可清宣肺热,清透阳明气分邪热,生津除烦,栀子能清泄郁热,二药合用,温阳,清泄并施,相辅相成,清热而不伤阳,温阳而不耗阴,使阴阳互化。

病案举例:

病例:金某,女,35岁。2020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失眠半年,加重1个月。

初诊:发病前月经淋沥不尽,服中药西药消炎后,月经止,继而出现失眠多梦,全身乏力,到某医院,给予安眠类药物,未服用,感觉异常痛苦,遂来诊。现失眠,多梦,月经淋沥,全身乏力,自汗出,饮食二便尚可,表情抑郁,形体正常,面色微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

中医辨证:不寐(心肾不交,虚火上扰)。

西医诊断:失眠。

治法:交通心肾清热安神。

处方:四逆清火法

黑附片60g先煎生姜50g炙甘草12g砂仁15g不后下

淫羊藿15g茯神30g柏子仁15g栀子10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辛辣凉食,避风寒,调情志。

二诊:2020年10月18日。服上方睡眠恢复正常,饮食二便可,夜间偶醒,多梦,口唇干。舌红苔黄,脉沉缓。上方加黄芩3g。6剂,水煎服。后电话随访正常。

【按语】本病案乃因月经不调所致失眠,“调经不离肝脾”,病因肝脾功能失调,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致月经淋沥,肝血亏虚,木郁化火,母病及子,一则心失血养,二则肝火扰心,终致失眠。本案辨证应注意患者本月经淋沥,气血不足,后因服多种清热泻火类药物更伤人体正气,造成体内阴血不足,血不养心,心神不安而不寐。正如《景岳全书》云:“无邪而不寐者,必营气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治疗中肝气不疏,遗留部分郁热,故用少量栀子清三焦郁热。诸药合用,郁火得清,气血得复,心血得养,神有所藏,而诸症自愈。

温通法—温肾健脾,通络止痛

附子与祛风通络或虫类通络药物合用,治疗阳虚经络不通所致的偏身不利,骨质疏松、关节疼痛等疾病,阳虚生内寒,寒凝血脉,血脉瘀滞。附子与通络药相配,取其温阳散寒,通经活络,借其辛温上行,改善周身经络不畅。适用于:偏瘫,颈项不适,上肢麻木,下肢冷痛,受寒加重,脉沉涩等。代表方剂四逆温通法。

病案举例:

病例:岳某,女,60岁。2020年10月20日初诊。

主诉:双手指肿胀疼痛20年,再发并加重半个月。

初诊:20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发热,后逐渐出现关节肿胀,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曾多处治疗服用西药、中药汤剂及中成药,病情时有减轻时有加重,缠绵不愈。近半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现症:双手指关节疼痛、肿胀,低热(37.0℃),神疲乏力。十指关节肿胀略红,趾关节无畸形。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弦。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12mm/h,抗O<500U。

中医辨证:痹证(肝脾肾功能失调)。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治法:温肾健脾,祛风通络。

处方:四逆温通法。

黑附片60g先煎     生姜50g    炙甘草12g    桂枝15g

炒白术15g地龙15g    黄芪15g      延胡索15g

赤芍药30g知母12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辛辣凉食,避风寒,调情志,药渣泡手。

二诊:2020年11月6日。病人服上方15剂后,手指肿胀及疼痛明显减轻,指关节活动较前灵便,红色变浅,饮食及二便正常,无心悸、发热等表现。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上方去延胡索,加川芎20g。20剂,水煎服。

三诊:2020年11月27日。病人服上方20剂后,精神好转,手指肿胀、疼痛、色红均已消失,指关节活动正常。复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11mm/h。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治疗效果好,上方加当归12g,继服10剂巩固疗效。

【按语】痹病的产生与风、寒、湿邪气密切相关,明确提出营卫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关节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营卫气血亏虚致机体卫外防护功能失常,风、寒、湿邪气乘虚侵袭机体,痹阻筋脉,气血奎滞,不通则痛发病;其病因,在内为营卫气血不足,在外为风、寒、湿邪。正虚邪实,常使病程反复发作,邪气入里,日久伤及气血阴阳,使正气更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运行,致痰浊、癖血形成,痰浊癖血交织互结,关节肿胀变形、类风湿结节形成等,形成虚实夹杂之候。另外,邪气深侵肝肾筋骨,肝肾受损,筋脉痉挛拘急,屈伸活动不利,骨节肿胀畸形、关节半脱位。正虚邪实,致使病情错综复杂,变证丛生,此时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治疗更为棘手。用扶阳法论治:《素问·痹论》云:“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为阴邪,其主收引凝滞,寒邪偏盛则经络阻滞,疼痛剧烈,故痹痛多以寒邪为因,寒与风湿相合而成风寒湿痹。旭痹急性发作期多以邪实为主,临床以全身关节肌肉剧烈疼痛、麻木、晨僵、关节屈伸活动不利,遇寒则疼痛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沉紧为辨证要点,寒者温之,治疗以温阳散寒、除湿通络。治疗上,常选乌头汤为基础方,乌头改为白附片,加细辛、麻黄、黄茂、白芍、羌活、干姜、桂枝、独活、肉桂等温阳补气,祛风散寒,疏通经络、除湿止痛。本案例双手指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神疲乏力,有郁热情况。先决条件是因内在肝脾肾不足,导致外来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脾虚生湿,肾虚生寒,肝虚生风,寒湿之邪性质属阴,而风性可阴可阳可热可寒。此患者病变关节肿胀、发热,说明在寒湿之中蕴含郁热,寒湿在脾肾,郁热在肝经。桂枝芍药知母汤乃寒热并用,温补脾肾,养肝清热。方用桂枝、白芍为主补肝、益营;表能疏散风邪。配伍附子入肾合辛温之生姜,内可助阳温经,外可发表散寒。复用白术入脾,合炙甘草燥湿健脾,其中甘草又可调和诸药。方用知母者,痹证之发,风寒外束,湿寒内动,内外相逼,经络热生,热在经络,寒在骨髓,故配合知母以清经络。四逆桂枝法可通阳化湿。两方并用紧扣病机,效果良好。

温化法—温肾健脾,温化水气。

四逆法与桂枝法相配,治疗阳虚水液运化失常所致疾病,比如肿瘤、眩晕、失眠、中风、癫痛、口干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象,体内气血津液等基础物质失去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而不能正常输布和代谢,日久则可导致阴津凝敛,形成痰瘀、湿饮,甚至肿瘤等有形之邪。代表方剂四逆温化法。

病案举例:

王某某,男,60岁,就诊时间2018.01.22

主诉:间断血尿5年,加重一月。

初诊:5年前出现茶色小便,无疼痛尿频等不适,遇劳则发,经休息可缓解,未重视未诊疗,无体重减轻,1月前尿色加深至酱油色,就诊于交大二附院,行膀胱镜、B超、核磁、病检等检查明确诊断膀胱癌,患者拒绝手术放化疗,为寻求中医治疗入住我科,入院症见,间断酱油色血尿,神疲乏力,纳食夜休尚可,大便调。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既往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未发现药物食物过敏史。中医四诊:望:神志清晰,精神欠振,面色晦暗少华,偏黄,五官端正,双目有神,表情自然,耳廓厚大,鼻端微黄明润,口唇色暗,毛发色黑夹杂白发,形体适中,活动自如,反应正常。闻:言语清晰洪亮,呼气平稳,底气十足。无异常气味。问:对答切题,条理清晰。舌象:舌质暗淡,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舌下脉络瘀曲。脉象:脉寸关弦涩,尺沉无力。

中医辨证:癌病(脾肾阳虚、瘀毒内结)。

西医诊断:膀胱恶性肿瘤乳头状尿路上皮癌T4N0M0

治法:温肾健脾,温化水气。

处方:四逆温化法。

附片60g先煎生姜30g炙甘草6g淫羊藿15g

砂仁15g不后下菟丝子15g桂枝15g炒白术15g蒲黄10g包煎茯苓30g

7剂,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

医嘱:慎食辛辣凉食,避风寒,调情志,药渣泡脚。

二诊,2019.08.06,患者血尿消失,精神体力改善,调整处方以生生不息汤加减,具体组成如下:

附片60g先煎生姜60g炙甘草15g

砂仁15g后下炒白术15g酒萸肉15g

7付,水煎服400ml,日一剂,分早晚饭前温服

后患者长期口服,病情相对稳定,复查瘤体明显缩小。

【按语】病者小便出血,多因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故《养生》云∶不可专以血得热为淖溢为说,二者皆致尿血,与淋不同,以其不痛,故属尿血,痛则当在血淋门。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尿血证治》元朱丹溪:“溺而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溺血”清·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进一步指出:“溺血与血淋异,痛为血淋,不痛为溺血,痛属大盛,不痛属虚”。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气虚弱,不能摄血,又兼命门相火衰弱,乏吸摄之力,以致肾脏不能封固,血随小便而脱出也。”《素问·金匮真言论》:“ (肾)开窍于二阴。”《灵枢》“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该患者年过半百,久伤劳倦,脾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与膀胱相表里,司开阖,主二便。患者尺脉沉且无力,属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象,膀胱气化无力,水湿瘀血凝滞成毒,故有舌暗瘀斑,脉涩不畅之象;患者神疲乏力,色黄,属阳气不足,温煦推动乏源,脾肾阳虚,摄血无权,气不摄血,故尿血。脾肾亏虚是根本,血随尿出是标象,病在膀胱,于脾肾密切相关。肿瘤病因分析:肿瘤形成是机体阳气受损而阴聚成形,是“阳化气”不及导致的“阴成形”太过。气的运动过缓,脏腑功能减退,体内气血津液等基础物质失去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而不能正常输布和代谢,日久则可导致阴津凝敛,形成痰瘀、湿饮,甚至肿瘤等有形之邪。“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肿瘤的治疗原则:阳化气、阴成形。温阳以化气,恢复气机功能,使有形之邪化为无形之气,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该方以四逆和苓桂术甘汤合方变化而来,温化水气,生生不息,立足东北,具备北方寒水生生之原动力,又具备东方厥阴风木有序和缓生发之力,水火相济,木金自生,太极圆运动自成型,阳气生生不息,自有离照当空,阴霾自散的一天。

恩师邱建强主任临证30年,不仅对内科杂病的认知和证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以阴阳辨证为纲,遵从古训天地合一,阳主阴从,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对症不对病,对全身疾病都颇有造诣,其中尤其重视机体阳气的调养,在现代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扶阳法是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邱老师在内科杂病的治疗中,不拘泥于常法,重视阳气在人体内的主导作用,注重个体辩证为法,大胆用药,疗效显著,为临证拓宽了治疗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扶阳医学是一套完整而完美的医学体系,扶阳医学的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天人合一、促使人体阳气与自然界阳气气化同步的医学,是研究治病养生延年的医学,是研究优生优育的医学。首先我们一定要传承好扶阳医学,并加以发展创新,更好地服务社会。现在我们国家已步入老龄化,怎样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让老人不得病或少得病,做到这一点是我们扶阳医学最擅长的,主要体现在临床扶阳护正贯彻治疗始终,而且注重完美收功,水土合德,复命归常。再就是优生优育方面,目前不孕不育问题非常突显,原来是个案,现在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无胎心、停胎停育等。因肾主胞胎,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而扶阳医学就是以补坎中阳、肾中精为切入点和重点的,抓住了人体的生命生殖之本。所以学好用好扶阳医学,不单纯是指掌握一门学问,重要的是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惠民利国,因此学好扶阳医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而且社会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