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瑞霞在继承高上林全国名中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遵从仲景学说,注重辨证论治,师古而不泥古,强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逐渐形成了承继于恩师学术思想,又具有自身特点的学术观点。
一是熟读经典,领悟精要,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二是平衡说。在恩师“人体失和,百病由生”基础上,认为平衡既是人体发病的基础,也是临床治疗的目标。人体内部平衡失调是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如阴阳失衡、气血失衡、脏腑功能失衡等等,而治疗的目标就是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三是病因病机推崇刘完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之观点。
四是诸病多责之气机紊乱。与现代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节奏加快有关。
五是提出脏腑气机学说,五脏中尤以“肝气紊乱”为核心。
六是在疾病治疗方面重视调和阴阳、调畅气机,常以疏肝理气、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健脾和胃为法,善用经方,如小柴胡汤、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生脉散、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化裁。
七是重视治未病思想,强调预防为先。
八是处方用药弃繁从简、反对猎奇。临证用药以药味少、药量轻、价钱低、疗效好为特点,充分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优点,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
根据以上观点,我们制定了医院内分泌科3个优势病种的诊疗常规,研制出消渴胶囊、益阴胶囊、胆宁胶囊、降糖通脉胶囊、静心更年片、养阴平甲片、银花痛风颗粒等院内制剂,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比如:我认为消渴病基本病机是“肝失调畅,气机紊乱”,阴虚燥热是气机紊乱的病理结果,是因肝失调畅,气机紊乱,气郁化火,火盛伤阴而致的阴虚燥热,常用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生脉散、六味地黄汤等加减治疗。并提出了辨证、识病、治人“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和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内外兼治、患者教育的“四联疗法”诊疗思维模式。我还总结出绝经前后诸病脾肾虚、肝火旺的病机特点,立足于肝脾肾三脏,以补肾健脾、养阴清热、解郁除烦为法辨证施治。由于饮食、压力等环境因素与阴虚、气郁体质共同作用,瘿病的患病率增长迅猛,结合其阴虚为本,气、火、痰、瘀为标的基本病机,采用养阴清热、解郁化痰法进行辨证施治。